本校師生
融合門戶
校外VPN
校園郵箱
OA辦公平臺
校外用戶
考生
校友
訪客
應聘者
舊版入口
首頁
學校概況
學校簡介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副校長
校長助理
黨委常委
學校章程
信息公開
數據中傳
匯總標題
匯總大圖
數據匯總
中傳新聞
學院部門
黨群職能部門
行政職能部門
直(附)屬單位
教學科研單位
校園生活
信息化服務
設備儀器場館預約
后勤服務
電話黃頁
校歷
校醫院
心港灣
圖書館
人才培養
本科生教育
專業建設
教學成果獎
課程教學
實踐教育
教學名師
通識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務
規章制度
電子成績單
學位論文編寫規則
學生選課
師資隊伍
學歷繼續教育
國際傳媒教育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
MBA人才培養
培訓教育
白楊課堂
科學研究
科研學術簡介
學術委員會
科研機構
國家級科研機構
省部級科研機構
其他高級別科研機構
校級科研戰略機構
校級科研協作機構
校級科研創新機構
院級科研機構
學術期刊
科學研究處
科研學術
招生就業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訓教育招生
學歷繼續教育招生
國際傳媒教育學院招生
國際預科招生
國際學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職業教育國際(預科)招生
就業創業指導服務
合作交流
國際交流
國內合作
傳媒大學教育基金會
教育發展中心
教育服務中心
今日推薦
首頁
今日推薦
2024-09-30
黨委書記廖祥忠在慶祝中國傳媒大學建校70周年大會上的致辭
各位領導、嘉賓、校友,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匯聚在這片承載著幾代中傳人光榮與夢想的土地,一起慶祝中國傳媒大學建校70周年,共同展望傳媒高等教育的明天。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向各位領導、嘉賓、校友以及遠道而來的百余名外國友人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向那些曾經為學校發展嘔心瀝血的前輩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全校師生員工,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學校發展的社會各界致以最誠摯的謝意!剛才,教育部懷進鵬部長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傳全體師生的重要回信,讓我們心潮激蕩、倍感振奮!這是中國傳媒大學辦學史上最具里程碑意義的大事!總書記的重要回信高屋建瓴、立意深遠、催人奮進。在回信中,總書記向全校師生員工、廣大校友致以祝賀和問候,勉勵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新聞輿論工作需要,突出辦學特色,深化改革創新,不斷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努力培養更多高素質新聞傳播人才,為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總書記的關懷、信任與囑托,是對學校70年發展史的肯定和期許,是傳媒人的共同榮耀,更是我們站在70年的新起點接續奮進,潛心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我們一定要把這份沉甸甸
2024-08-27
黨委書記廖祥忠| 以教育家精神引領建強高素質教師隊伍
2023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首次提出并深刻闡述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賦予新時代人民教師崇高使命,進一步深化了教師隊伍建設的規律性認識,為培養更優秀的教師、辦更好的教育提供了遵循。中國傳媒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切實以教育家精神引領推進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推動貫徹落實見行見效。一、把準三重邏輯,深刻領會教育家精神的內涵要義教育家精神涵蓋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度、仁愛之心和弘道追求六個方面,具有豐富的時代價值、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深入理解和把握教育家精神實質,需要厘清其生成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歷史邏輯:教育家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教育思想和師道精神的時代傳承。教育家精神不僅蘊含著“因材施教”“知行合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仁者愛人,有教無類”“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等傳統教育智慧,也融入了至誠報國、胸懷天下等新的時代特質,其內涵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和鮮明的民族性。結合中華優秀傳統師道文化領悟教育家精神,將有助于更好理解其歷史源流和文化根脈。理論邏輯:教育家精神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師隊伍建設重要論述的創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高
2024-09-08
校長張樹庭開學致辭|站在新起點,擁抱智能傳播時代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家長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滿懷喜悅,舉行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以青春朝氣的儀式熱烈歡迎5972名同學加入中傳大家庭,其中,339名同學此刻正在海南陵水校區線上同步參加開學典禮。在此,我謹代表學校、代表黨委書記廖祥忠教授,向新入學的小白楊們表示最衷心的祝賀!向各位老師、各位家長以及關心中傳的各界朋友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同學們,2024年,在喜迎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中國傳媒大學也迎來了建校7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歷史節點,你們成為中傳人,肩負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使命,你們注定將與眾不同。這幾天,當你們漫步在勝景如畫的校園時,對學校的“美”已經有了直觀的感受,但對學校的“好”還需要慢慢品味。作為一直在這里學習、工作的中傳人,我也經常在想,中傳究竟好在哪里?借此機會,我想和大家分享幾點自己的體會。來到中傳,意味著你們來到了中國傳媒教育的最高學府。從1954年建校至今,中傳始終與祖國同行、與時代同頻,立德、敬業、博學、競先,將奮進的足跡深深鐫刻在黨和國家傳媒事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從香港、澳門回歸現場到建黨百年的天安門廣場,從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到脫貧攻堅、鄉
2024-11-02
荊學民|從“宣傳思想”到“宣傳思想文化”: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導下塑造新聞傳播新品貌
內容提要從學術理論研究的角度看,習近平文化思想蘊涵厚重,其中從“宣傳思想”到“宣傳思想文化”的躍遷,對于新聞傳播工作來說意義深遠重大。我們應從社會發展前進需要偉大的“文化引領”的角度、從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的角度、從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文化血脈賡續傳承”的角度、從新時代意識形態內斂精準與文化文明外溢傳播相統一的角度,來思考和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我們的新聞傳播事業提出了新的前進方向,我們要把“新聞傳播”深度融入“文化”之中,走出過去比較單一的境界,重塑與習近平文化思想相適應的新品貌。這種新品貌,在時間維度上,要求我們深度勾連融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歷史-現實-未來之軸,注重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空間維度上,要求我們找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人類文化文明體系中的坐標位置,打破過去長期以來對西方文化的崇拜與迷思,在“人類命運”的高度上發現、挖掘、借鑒、傳播人類文明。通過新聞傳播的偉大事業,型塑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并通過這種文化把中國式現代化推向更加輝煌、更加璀璨的文明大道。關鍵詞習近平文化思想 宣傳思想 宣
2024-08-16
張晶 | 文藝領域的改革須在體制機制上發力 ——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一點感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正上演著氣勢磅礴的歷史壯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偉大事業,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指導新時代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和強烈的使命擔當。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必將在《決定》精神的鼓舞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共同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改革事業!《決定》闡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重點部署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措?!稕Q定》提出的300多項改革舉措,是我們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施工圖,清晰地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著力點。大道無垠,我們風雨兼程。無論路上有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都將以鋼鐵意志和頑強精神從容跨越,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一《決定》中提出的十五大方面的改革任務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幅全景圖,而在“總體要求”中提出的“七個聚焦”,尤其是點睛之筆。這“七個聚焦
2024-08-13
楊杰| 媒介化藝術發展的豐富性,為藝術批評提供廣闊空間
“人人都是藝術家”“人人都是評論者”的景象正在形成,如果藝術批評顯示出與融媒時代藝術實踐的脫節,其指向性和有效性就會被削弱??茖W技術的飛速發展與融媒時代的疾馳而至揭開人類歷史新篇章,文字數字化、書籍圖像化、閱讀網絡化等媒介新質,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術媒介的深度介入,不僅強勁推動藝術的媒介化進程,同時也沖擊固有的藝術批評觀念與方法,促使藝術批評新轉向。藝術媒介化進程是指藝術創作(生產)、藝術傳播(流通)與藝術接受(消費)全鏈條與媒介走向“并軌”。如果說,此前的聲音媒介、紙質媒介是外在于藝術而存在,二者偏于“平行線”式雙軌推進,那么,融媒時代的媒介與藝術則是“嵌入式”,甚至是合二為一的融匯式發展。藝術活動的系列環節內嵌于數字媒介裝置,從而形成融媒時代媒介化藝術的新形態和新特質。數字媒介構建的虛擬藝術世界與我們身處的現實物理世界實現全方位交融、一體化融合。自媒體、流媒體的不斷勃興使藝術大家庭呈現出審美情趣多元化、審美風格多樣化的藝術門類:既有網絡影視劇、網絡動漫、網絡綜藝、網絡短視頻,也有網絡文學、網絡音樂、豎屏劇、互動劇、沉浸式情景劇和數字舞臺劇,還有各種虛擬歌手、虛擬偶像等與數字智能
2024-08-13
高曉虹 白曉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民族共同體的表征體系與傳播創新
內容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源泉與價值歸旨。以融合傳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離不開傳統文化中民族共同體表征的支撐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一脈相承、多元一體與兼收并蓄的價值意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話語要素,從精神標識、典型形象和民族故事等層面為融合傳播實踐提供了充足養分。以媒介融合推動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以渠道融合促進共同體傳播有效互動,以場景融合建構共同體價值傳播場域,可借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活民族共同體意識,創新民族文化的融和傳播策略。關鍵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傳播;表征體系課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以融合傳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編號:23VMZ010) DOI:10.3969/j.issn.2095-0330.2024.06.001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新涉民族宣傳的傳播方式,豐富傳播內容,拓寬傳播渠道,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文化是民族的
2024-07-24
趙雪波 張暢 |論中國國際關系學的三次歷史轉向
[摘要]中國國際關系學創立于舊中國,但只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才真正開始和國家發展的歷史進程同頻共振。中國國際關系學在新中國成立后,開始了第一次歷史轉向,其最大的特征是“國際共運史”為主流;改革開放后開始了第二次歷史轉向,最大特征是“回歸”西方話語體系的國際關系學本體;新世紀之交,國際格局急劇變化,全球治理理念和新型國際關系理念符合時代需求,成為中國國際關系學的第三次轉向目標,也應該是世界國際關系學的方向。[關鍵詞]中國國際關系學;歷史轉向;國際共運史;新型國際關系理論國際關系學是關于國際形勢、國際交往、國際問題、大國關系等研究的知識體系,在中國歷史上有過不同的稱謂,也有過不同的體認、關注和研究重心。比如在20世紀初,國際關系學曾被稱為國際法、國際問題、國際學等;新中國成立后采取“一邊倒”外交方針,關于國際形勢、國際問題的研究采用了蘇聯模式,以“國際共運”事務代表國際事務,以國際共運史研究覆蓋國際關系研究。這些歷史現象以及對這些歷史現象的認識,導致今天國內學術界對中國國際關系學起源認識出現了諸多分歧。不同于國際學界對國際關系學科創建于1919年的說法有較一致的認識,國內學界有關中
2024-07-24
周建新 王燕妮| 群眾文化視角下中華民族故事敘事策略研究
內容摘要:中華民族故事的內涵豐富,呈現出多元性與一體性、依存性與獨立性、繼承性與創新性的復雜特征。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文化屬性和藝術屬性,是我國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命題,要在準確理解并把握其內涵的基礎上,尋找與之高度契合的敘事邏輯和敘事策略。凝結各族群眾智慧的群眾文化與中華民族故事同源同脈、共促共進,二者在敘事上不僅互為基礎還可以彼此成就。講好中華民族故事,要立足各民族群眾對故事的文化需求,傳承并創造性使用民族文化資源,加大講述民族故事的理論闡釋,共奏全民族敘事大合唱,持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關鍵詞:群眾文化;中華民族故事;敘事策略課題: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健全網絡文藝綜合治理體系的機制與路徑研究”(編號:23YTA024)DOI:10.3969/j.issn.2095-0330.2024.06.002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故事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資源,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書寫著五千多年各民族“多元一體”的交往史、交流史、交融
2024-07-24
張鴻聲 馮佳 |《問道 中國現代學者藏書與治學》代序
目前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書,其淵源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現代作家藏書文化研究”。1這個項目在2015年立項,并于2019年完成結項。一有關中國現代作家與學者藏書的研究,源于20世紀50年代作家所捐獻或轉讓藏書的收藏單位對其藏書的初步研究。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對藏書目錄、版本進行整理;二是對藏書中的批語進行整理;三是對藏書聚散進行考證。 關于藏書目錄、版本整理。從圖書館學來看,其成果的主要形式是藏書書本式目錄(可對外流通)或卡片式目錄(只供現場查閱)。比如北京圖書館編《西諦書目》三冊,還有中國傳媒大學編《何其芳古籍藏書目錄》、北京魯迅博物館編《魯迅手跡和藏書目錄》三冊、中國現代文學館編《唐弢藏書目錄》等。圖書館為讀者查詢方便,還會配備卡片式目錄。此項工作在于讓讀者了解作家藏書的內容,便于圖書的管理和利用。對作家藏書版本進行整理,則主要以圖錄形式,對藏書裝幀形式、內容梗概、版本源流等做簡單介紹。如于潤琦《唐弢藏書》《唐弢藏書:簽名本風景》、趙麗霞《魯迅藏書簽名本》、韋力《魯迅古籍藏書漫談》等。此項工作也只能由有條件接觸原書的工作人員來做。由于這些工作人員大多不是相關領域的專家,故存在相當的不
2024-07-02
黃典林 安柯宣|數字新聞學:文化研究何為?
摘要 數字技術帶來了新聞傳播生態的整體性變革,也給新聞研究帶來智識挑戰。本文以文化研究視野中新聞研究的成果為基礎,一方面剖析了新聞業的數字化轉型給文化研究視角下的新聞觀念提出的革新要求,另一方面則探討了經典文化研究理論在新聞業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變與不變。本文認為,盡管孕育文化研究的歷史語境和媒介技術環境均已發生改變,但經過發展的文化研究理論依舊能夠為數字新聞學提供有價值的認識論與方法論資源。數字新聞學應該在現有的問題維度上納入文化批判的視角,從而拓展其解釋和介入現實的學術潛能。關鍵詞數字新聞學;文化研究;理論創新一、引言:范式對話與理論創新當代媒介生態正經歷從傳統“文字域”和“視聽域”并行的大眾傳播格局向“數字域”主導的格局進行轉型的過程,傳播實踐整體上出現了“制度化”越少而“個體性”越多的趨勢[1]。 在新聞領域,數字傳播技術的發展及其對新聞生產、分發和消費流程的全面滲透,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新聞、新聞業和新聞學。技術和經濟雙重壓力下新聞業的結構性轉型,對新聞觀念和新聞理論體系的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無論是從業者還是研究者,都必須對傳統新聞業和新聞理論的遺產進行重新審視[2]。什么是
2024-07-02
張晶 |氣氛與反差
摘要:德國哲學家格諾特·波默倡導的“氣氛美學”在中國引起很大反響,波默在其《感知學》一書中又以“反差”作為氣氛營造的重要條件?!胺床睢贝_實會使氣氛具有更為豐富和復雜的內蘊。從藝術創作來看,“反差”的運用尤有審美價值。這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是有普遍性的呈現的。詩詞中的氣氛具有不可忽視的空間性。反差的存在與運用,使作品的審美空間具有強烈的張力。詩詞作品中的氣氛反差,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是呈現在作品的表層結構中的,一種是詩人由于感受到的反差的激發而營造出的更為強烈的氣氛。波默的氣氛美學特具通感的功能,在中國詩學界,通感因錢鐘書先生以中國詩詞中的通感現象的闡發而廣為人知。從感知的角度看,通感也是離不開反差的。反差并不是導致作品境界的支離,恰恰是在更高的層面上形成了審美和諧。詩詞作品正是因為反差的大量存在,而產生著更為淵深而又更為豐富的意境。關鍵詞:氣氛美學;反差;空間;通感在近年來的美學研究中,“氣氛”成為一個熱點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這與德國美學家格諾特·波默著作《氣氛美學》在國內的譯介有直接關系。因《氣氛美學》在中國學界產生的重要影響,“氣氛美學”也就成了美學的新論域。平心而論,波默并非是
2024-07-02
高曉虹 李泓江|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注入傳播動能
[摘要]文章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結合具體案例,討論了主流媒體踐行新時代文化使命的基本要求、主要任務和方法路徑。為推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主流媒體應當堅持守正創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展示中國式現代化文明成果;堅持實踐導向,牢牢抓住文化發展的關鍵問題和主要矛盾,更好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增進文明認同,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堅持系統觀念,在拓展題材、內容、形式、方法上下功夫,推動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與形式相結合,讓文化作品更加精彩紛呈、引人入勝。[關鍵詞]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國式現代化;主流媒體;文化使命;傳統文化;國際傳播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國家社會發展進程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經過長期探索實踐,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我們邁入嶄新的歷史階段,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這一偉大事業的成功推進,離不開豐沃的文明滋養、厚重的文化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
2024-04-18
劉潔| 以質量評價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課例庫建設
質量評價是對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課例庫建設過程及其影響因素的深層干預與全面調試,關乎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高質量發展實效。而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定生態性與發展規律,質量評價只有在充分反映或呈現出它們之間的固有聯系和內在本質時,才具備打造“典型課例”的規范作用。從這個意義層面上,進一步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課例庫建設,既要遵循其質量評價的基本原則,又要不斷完善質量評價的標準體系,還要正確處理好一體化教學中的各種關系。一、遵循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質量評價的基本原則思政課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其本質在于“講道理”。那么,“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就成為了評價這種關鍵課程作用的實現方式、實現程度的基本原則。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課例庫建設中遵循這個原則,就要牢牢把握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鑄魂育人的學理性,彰顯思政課對現實世界與社會生活產生影響和作用的意識形態屬性,以成功應對社會變革給青少年思想、價值觀塑造帶來的風險與挑戰。承繼固有行為范式。長期以來,“思政課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加強群眾性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形成的固定行為范式
每頁
14
記錄
總共
1087
記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頁碼
1
/
78
跳轉到
色妞精品av一区二区三区